一、考研考场注意事项
注意一:提前半个小时到考场
一说到到考场的时间,很多同学其实有些犯难,要是去早了吧,还得在外边等着,但去得太晚,到时候找考场、过安检都需要时间,所以又怕来不及。
其实,大家在考前半个小时到达考场即可,这样既能留出充足的时间,用来找考场、过安检,又不用因为去得太早,还要在外边等着。
注意二:带好准考证和身份证
我们只要在监考老师核对我们的准考证和身份证无误后,我们才能进入到考场,所以一定要带好准考证和身份证,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包里多放几张准考证,以防止丢失。
还有就是在考试开始后,监考老师会要求考生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子上,进行再次核对,核对之后,我们尤其要收好身份证,年年都有险些遗忘身份证的情况发生。
注意三:违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
手机、智能手环、电子手表等电子类有存储功能的物品,都不能带入考场,如果带了,应该先关好机,然后放到指定位置,千万不要觉得我关机了,是不是就可以随身携带了,同样是不可以。如果被监考老师发现随身携带这些物品,很多考场是直接按违纪处理的。
二、考研考场一般在哪里
考研考试地点是在生源所地。应届本科生按照属地原则,在就读院校所在地考试管理部门进行报名和考试,本科毕业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地点的考试管理部门进行报名和考试。
一般是分两种情况:
1.考研报考点即现场确认地点与你报考的学校不是同一个地区。
网上报名后,要在指定的日子去报考点确认照相。你在哪里报,就在哪个地方考。考试地点是报考点分配的。准考证是你报名的学校发的,考试地点是在考研前几天通知的。
例如糖二现在武汉某大学读本科,考研想报考的学校是北京的北大,他只要在武汉相关的教育考试院参加现场确认即可。考试也在武汉考,考试前打印准考证会知道具体的考试分配地点的。
2.考研报考点即现场确认地点与你报考的学校就在同一个地区。
你可以直接去你报考的学校参加现场确认,并且也可能直接在所报考学校参加考试。这样比较方便学校试卷管理。不用派送什么的。
你报考的学校不受你现在的地域限制,具体教育部有安排你只要考试就行了。
三、考研考场是怎么分配的
1、考研报考同一学校的理论上是分配在一个考点,甚至是同一考场的;
2、研究生考试同一考试类型是安排在一起的,经过研究生考试的同学前后左右都是同一个专业和学校的;
3、如果人数过多有可能不在一个考点或考场的;
研究生考试考点、考场分配是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原则,这样便于管理;报考同一学校的相同专业和不同专业一般是一起考试的。
四、考研初试地点可以选择吗
1、硕士研究生考试你必须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选择报考点,你参加考试的地点就是你选择的报考点或报考点所在的城市。
2、对于应届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必须选择考生本科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不能选择你报考的其它城市的学校为报考点。如果你没有按照要求选择报考点,你在现场确认的时候有可能不能确认,继而无法参加考试。
关于这一点,你一定要重视,每年都要大量考生因为没有按照要求选择报考点,无法现场确认。
3、往届生只能选择户口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报考点。
4、如果你报考的学校报考点允许其它省份报考本校的考生选择则另当别论。
考研要提前多久开始准备?
部分地区会要求考生提前14天返回报考点地区,主要看各个地区的政策规定。
今日开始,参加2022年度考研笔试的考生可以打印准考证。由于受到各地散发疫情的影响,不少地区发布防疫通知,建议考生考前14天不要离开报考点。 多地要求考生考前14天开始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填报健康管理信息。
以北京为例,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需从考前第14天(12月11日(含))开始,自行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
此外,不少地区要求考生考前14天内需返回报考点。以浙江为例,浙江要求考前14天,在省外的考生应及时返省,省内考生应避免出省活动,以免因疫情耽误考试。河北则要求尚在外地的考生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报考点所在市,并按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完成风险排查,进行自我管理,以免影响考试。
一到两年时间。不过这个问题有点笼统。且不说每个的基础不一样,每个人报考的方向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一、半年上岸。
半年上岸的通常是从暑假,也就是大三的7、8月份开始复习,据我所知,这部分人里有七成左右的都报了班。如专业课不错,但是公共课有点没底。想一次就过,不想浪费时间二战,再加上家人全力支持,所以两门公共课都报了班。。有高人带路,让我大大节省了复习时间。而且不仅专业课上有老师辅导,后续的报名、解读招生简章之类的事也有人领路,总之就是我没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花费太多时间。
二、1年—2年上岸。
1年上岸边的人一般都是从大三上学期,大概2-4月开始第一轮,把公共课和专业课的复习同时进行。然后到6-9月份进行第二轮复习。很多人也会在这个时间段报暑假班,目的跟我当初一样,希望让专业人士带着强化提高。这段时间主要是做真题,学习各种答题技巧。9,10月预报名、报名之后,到11,12月份就是冲刺复习阶段,这段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了解时事热点。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把全部资料再过一遍。
再就是2年上岸的情况。其实两年上岸和一年上岸的准备时间没有什么不同,无非就是考一次和考两次的区别。二战比一战多点实战经验,更熟悉流程,然而因为是二上战场,心理也并不轻松,考试时一样紧张。
三、考研备考时间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人三个月从二本突击到了985,有的人准备一年却还未上岸。这不仅仅关乎你的努力,更与选择和心理状态有关。
考研备考时间要多久,个人建议一般半年以上比较稳妥,如果是跨考,时间则要拉长到将近一年。前期以背单词和公共课为主,打好基础。中期开始看专业课,这样不容易忘。最后冲刺阶段就是拼命刷题,保持手感。把题型吃透了,考研基本也就没大问题了。
总之,第一,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计划,如果像我一样专业课不错,公共课一般,稍微晚点也没事,如果都不行,那就尽早开始;第二,报班是一条捷径,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不妨花钱抄抄近路。考研靠的不仅仅是个人努力,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