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科学习情况
本科毕业于山东政法学院,研考进入南开大学法学院。本科平均学分绩点3.86、通过法考。
二、考研情况
报考学校:南开大学。
报考专业:法律。
初试成绩:387,政治75、英语64、法学综合122、法学理论126,排名第二。
复试成绩:88.6,排名第一。总成绩:排名第二。
三、考研简介
为何报考南开?南开或许不如清北华五人,但教育我足够了。在我的职业规划中,更加倾向于考公或者读博,南开大学作为中上游的双一流高校可以参加绝大多数省份的定向选调以及人才引进,并且各研究生导师学术造诣颇高、拥有法学博士点。其次,南开是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是西南联大之一,在中国尤其是北方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一)考试大纲
法学综合(731)四门课程并非全部考察,而是存在考试范围。可登录南开大学法学院官网查询;也可搜索微信公众号“小商鞅”,回复“考试大纲”,即可自动获取。
(二)参考书目
民法学: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宪法学:焦洪昌,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考试题型
法学综合(731)包括名词解释、判断、简答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857)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四、备考经验
(一)政治使用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 1000 题 最后八套卷 最后四套卷 时事政治小本本 2012-2018 真题选择题 米鹏模拟卷(6 套卷 3 套卷)
徐涛:基础课讲解
腿姐:背诵的小册子
时间轴:
7 月-9 月初 1h/天 开始第一遍网课,对知识点和大概内容有个了解。用的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和徐涛的网课。我觉得用那本书都一样,知识点肯定都是全的,大部分内容也一样,用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应该也可以。我是理科生,没有学过政治。最开始听马哲一头问号,仿佛听天书。我没有边听课边做题,因为我觉得那样都是靠瞬时记忆做题的,没办法检测自己有没有真的懂和真的记住。听完第一遍网课脑子里也没剩下啥,就是知道考试内容都有什么而已。
9 月-10 月中旬 2h/天 开始 1000 题,捎带第二遍网课。习题我只用了 1000 题这一本,我觉得够用,题量很大,每天一章。我实在没啥政治基础,思想觉悟可能也不太够。第一遍做 1000 题错的十分惨烈,多选题基本没对,看不懂题干,看不懂答案,甚至怀疑我到底第一遍有没有看过。然后就完全不会的部分又听了一遍网课,应该集中在哲学和毛中特部分。然后开始二刷 1000 题,单选题好了很多,但多选题依然挺惨,不过大概知道政治是怎么回事,怎么考了。
10 月下旬-11 月下旬 2-2.5h/天 花式做题。用了第三遍 1000 题的一部分,历年真题、米鹏6套、 3套、肖8,可能还有零零碎碎别的。最开始挺迷的,错的也多,多做几套再结合老师给的今年政治热点问题就会慢慢提高正确率。我应该是隔天做一套。我的所有错题都记在小本本上,没必要全抄题,记上这个知识点就行。我觉得笔记这玩意儿实质重于形式。还有就是每天早上读读腿姐的小册子,很精炼。
12 月-考前 2-2.5h/天 开始背诵大题。大题我买了徐涛小黄书和肖 4 肖 8,但是我觉得小黄书太多了,我后期一直在背专业课,没法给政治很多时间,所以只背肖 4 肖 8,事实证明完全够用,学姐也说肖 4 肖 8 就够了。我觉得前期基础打的好的话,最后这段政治倒是挺轻松的,模拟卷选择题分数也稳定了,也没有给它特别多的时间。
(二)英语使用资料:
1997-2018 真题
自己的单词本
刘晓艳:作文课
陈仲凯:阅读课
唐静:翻译课 阅读/完型
我英语基础还行,离特别好差的很远,但是因为本科一直没停学英语,考试也是全英的,所以高中那点玩意还在。阅读和完型的习题我只用了真题,大概做了 7-8 遍,后面就没再数了。这也是英语考的很好的学姐跟我说的。(我的学姐们也都太厉害了)
关于单词:我没用单词书,最开始 3 月-6 月一直在背单词书,但觉得没用,至少对我没啥用,做题没有长进,所以我暑假开始就换了方式。把阅读里的生词记在小本本上,只写英语不写中文,然后每天早上念一遍小本本,看着英文自己想中文,想不起来就把那篇阅读拿出来再读一遍,直到这个单词记住位置,一直坚持到考前那天。大概有 600+左右。我觉得这是从小到大最适合我的背单词方法了。 关于做题:反复反复再反复,不要刻意记住答案,每一遍,每一道题都去文章里找对应点,得自己说服自己才行,不要自欺欺人糊弄过去。十分推荐陈兔兔的阅读课,两个小时讲一篇阅读,特别特别详细,而且讲的不是做题技巧,而是实打实的知识和逻辑,怎么理解这篇文章。其他老师的课我听过一些,我觉得很多是自圆其说,没法说服我。
其他:英语我觉得必须每天都做保持题感才行,不然下降的特别特别快,所以哪怕有考数学的胖友们,可能数学需要很多时间,也请每天一定要给英语留时间呀。我从 3 月开始到考试前一天,几乎每天都看英语,中间回家断了三天,再做题的赶脚完全不一样了。
翻译/写作: 我应该分给翻译的时间最短,逐字逐句做了两遍真题就没了,考试翻译还行,我估计应该是6 分以上,大体意思都对,我没啥能跟胖友们分享的... 考研写作我觉得应试性很强,逻辑是最不重要的,用词和句型比较重要。刘晓艳老师的课很适合应试,听完会有自己的、和别人绝不会重复的模板。有了模板之后得练习,我是 10 月听完了网课,11 月确定了自己的模板之后,每天一篇作文,一天大作文一天小作文。12 月没那么勤了,隔天一篇,就按照真题的题目写,一个题目可以从不同主题写很多次的。但我考试小作文应该是写跑题了,所以我总分比预估的低了 5 分左右。但我大作文应该还行。 新题型是玄学,我没啥方法,考试全对了只是运气好,练的时候有全错过。?
(三)专业课备考: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比较早,刚开始在家听科教园的基础班音频,用着去年的考试分析,从2-3月结束,把视频听完了,然后分析过了一遍,我觉得听课真的很重要,因为考试分析的特点就是很厚而且全是字,让人抓不住重点,跟着视频能够让你把分析的重点勾勒出来,对全书的内容有大致的掌握,然后加深理解。
4-6月份,进入第二阶段,买了科教园的考点解析,也是非常的厚,这本书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它的全面,还有标注重点突出,其实法硕考试有很多超纲的内容,在做历年真题的时候就会发现,考点解析全面的把很多内容,比如司法解释还有易混点的对比标注清楚,很有助于全面的掌握知识。这个阶段我就是配合视频和考点解析进行学习,把一些我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整理下来,同时记得留下空隙,方便以后再进行填充内容。同时这个阶段我还会开始背诵和默写,因为大家应该都会发现,单纯看书只是有助于理解,效果不佳,而我会把结构框架先默写下来,然后在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再默写知识点,默写关键词,让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虽然过程比较漫长,但是记忆的时间会更久更牢靠。
7-9月这个时候开始我的第三遍,有了之前背诵的基础,这个阶段强化记忆和做题,我开始做科教园的历年真题,并且整理错题本,对不会的历年真题一定要准确的明白考点以及自己的错误之处。
9-10月底,这个阶段开始第四遍查缺补漏,这个阶段新大纲已经出来了,我对照考点解析大纲变动修订,将改动过得知识点进行整理在笔记上,用红笔标注,同时强化背诵记忆(因为法硕更注重记忆力的考察,所以记得牢很关键,同时在不断的记忆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的遗忘是很快的,所以要慢慢缩短记忆周期)同时开始做真题,争取两天做一套,先做法本(如果你是法本考生),有时间再做非法本,在做真题的过程中要看见题就能反应出知识点,最后你会发现你的历年真题都是重复的,因为重要的点会不断重复考察,同时重要的大点下面的小点会隔年考察,同时遗忘的知识点回到考点解析或者笔记或者分析去加强记忆。
10-12月份,冲刺,这个阶段更加要注重的是主观题的强化背诵,可以先自己整理每一个科目的主观题题目,然后看着题目背诵,还有就是科教园的押题,有条件的买一下,因为我我后面就是按照押题来进行主观题背诵上的查缺补漏的,会让你极大的增强信心!
上面这个阶段就是我切实的一个复习流程,然后各个法硕科目的复习上面,有的人主张法制史这样的科目后面再背诵就来得及,我觉得千万千万不要小瞧法制史,法制史是几个科目里面最考察记忆的,一定要开始先整理一遍各个朝代的主要内容,然后后面整理一遍每个主要内容各个朝代的对比,然后重复背诵,第一遍时候可能比较困难,但是慢慢你会发现变得越来越容易,万事开头难,而且法制史是背了就有分数的最好拿分的学科,然后宪法注重各个时间和数字上面的记忆,法理学偏重理解更多,我们这年法理学考的题绝对是书上没有答案的,所以法理学的分数算是比较难拿的。刑法注重分则罪名之间的区分,民法注重框架逻辑的建立。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准备打响这场战争注定会失去很多东西,可能五一十一大家都在外面浪的时候你还在教室里坐穿板凳的学习,但是要相信,努力终究会有回报,相信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可能是你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一步。
自我介绍:我的本科院校为北方一所一本院校,专业就是化学,现已成功考上了南开大学化学专业,嘿嘿嘿早拿到了通知书,先浅浅的放个图。
我选择南开化学系,主要还是想逼自己一把,本就要提升学历,那么从第一学历出发更要上一个台阶,故而择校都是从985中进行选择;而南开大学的化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是A,学科实力很强,而且老听南开历史悠久,所以本就向往。而且化学报考项目可供选择的也很多,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植物保护、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化学工程十个专业。这其中除了化学工程是专硕,其余都是学硕。由此可见化学专业很强。自始至终我都热爱化学,享受在实验室里做实验,选择化学专业是非常坚定的,我需要考虑的是各个学校的化学实力,主要依据是学科排名及知名度,南开天选!!!然后是地区问题,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不出意外这辈子归宿就是在北方了,因而更倾向与北方的学校。
大家择校选专业的话,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专业部分
1. 看自己个人喜欢什么专业。南开最好的专业是有机,无机、物化、分析都差不多。有机这个专业累是真累,基本上啥试剂都有毒。但是我感觉有机工作还是很广泛。
2. 个人掌握情况。四大化学考试基本上各有难点,考哪个都不容易。
3. 不管哪个专业,只要好好复习,都能考上。
4. 运气。如果该专业保研的人少,考研的人上岸成功率就高。
学校:
1. 首先看城市。结合自己不同目的选择不同城市。
2. 看自己未来需求。如果混学历,就找个好考的211之类的学校,只要你是研究生学历就行。
3. 力争上游的同志们,北上广等着你,加油奋斗。
4. 其他情况,考虑家庭等。
专业书籍推荐:
专业课(一):综合化学
无机部分:
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上下册)宋天佑等编(注:使用第三版也可)
习题:无机化学考研复习指导(第二版)徐家宁等编
真题:05-21年(真题至关重要,需要多做,注意区分答案)
分析:
教材:定量化学分析(第三版)许晓文等编
习题:分析化学学习与考研指津(第二版)樊行雪编
真题:05-21年(最近几年出题越来越灵活)
有机:
教材:有机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积涛等编(注:使用本科教材也可)
习题:有机化学习题解(第二版)、有机化学学习辅导(第二版)张宝申等编
真题:05-21年(趋势:出题越来越灵活)
物化:
教材:物理化学(第五版)(上下册)傅献彩等编、近代物理化学(第四版)(上下册)朱志昂等编(注:图书馆有可借)
习题:物理化学选择题(精解)玉占君等编、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第三版)朱志昂等编(注:考物化的同学需要好好做)
真题:05-20年(21年没有物化part,22年有,预计23年会有物化)
综合化学:考试科目构成 无机40分、分析30分、有机40分、物化40分。确定报考院校后我最开始就是着手准备材料,以上材料准备好之后,到五月中旬才算正式开始复习。因为专业课不像政治英语,有专业的老师带着进行这场应试,所以强烈建议复习前一定要想办法联系该方向录取的学长学姐。也可以看看讲解视频什么的。这个时候一定要慢慢来,争取做到每个知识点都有印象,追求质量而不要追求速度。
到暑假之后可以开始慢慢看书,并且动手做书章节的课后习题,一定要动手做,而不是看解答,这样进行第一轮的查漏补缺。9月份开始做真题一直到最后关头,我做的是2005年到2020年的真题。做第一遍真题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不会,这时候也不要急,可以对照着答案去分析考点和出题人的思路。做完一遍后分析自己的薄弱点和易错点,有针对地再进行第二轮查漏补缺。然后买空白的本子或者答题纸,按照考试的上下午时间定时做第二遍真题,哪个时间段考哪一门就在专门的时间段做题。一天做一年的真题就够了,然后晚上分析错题。这时候要着重注意第二遍做还做错的题,一定要再去做该考点相关的其他题。并且一定要注意答题的规范性,特别是解答题,一定要注意自己有没有把所有的小点都写到,并且要分析到位。第二遍过完后,就开始着重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注意是背,而不是普通的记忆,一直到考试。学专业课一定要“聪明”,要知道重点在哪里、怎么考,要知道怎样答题可以拿分,要抓住出题人的心理。千万不要对所有知识点都一视同仁。不要光是做题,要认真分析十几年的真题,因为看了真题才会知道有些章节是从来没考过的(比如无机的前四章),才会发现物化每年都会有一些重题,真题的考点甚至是出题方式一定是有规律的,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的无用功,提高我们的复习效率。
分析化学这一部分,考试科目构成 定量分析化学80分、仪器分析70分。定量分析的只有一本小薄书,并且还存在不考的章节,所以里面的每个考点章节里的每个知识点,都要仔仔细细地去梳理,公式能够自己推导,滴定离子特征要背得滚瓜烂熟,这科题目比较简单,所以可以冲着70+ 去准备。仪器分析我是最后复习的,花了20天左右过完一遍课本,并按照考纲整理出了笔记,此后便是反复背诵笔记,因为这科的特点是内容多且杂,计算题简单而简答题不好拿分,所以主要是靠及理解加背诵。在复习这两科的同时,使用的习题书为《分析化学学习与考研指津》,可以主要做里面的选择题来进行练习强化。
关于英语:
资料:红宝书(刷单词)《考研单词闪过》、真题全套。
考研英语从开始就可开始了。英语首重单词,自己是那种记得快忘得更快的类型,单词量一直提不上去。已经确定了学校,想着要拼一把,就提前看单词。当时狠心用了17天解决GRE单词的方法(具体方法网上有,这里不详细说了),把英语单词红宝书4个单元为一组,按照方法20天背完,不记拼写,只要求能看到英文想起汉语意思。最累的时候是背到10天左右的时候,每天背四组16个单元有1300+的单词,但幸亏当时挺住了,在寒假回校后复习英语的时候才没有太吃力。也可以用单词软件,有的软件会按照艾宾浩斯曲线安排复习和新单词,建议从开始考研一直到考前一天,都要一天不落地背,要相信万事开头难,我第一个月每天只能背几十个单词,但是到了十一二月每天规划的400单词都可以半小时内完成。
开始复习背单词的同时,句子的分析要跟上,我用的是王若平的考研难句过关,分析句子结构,多背诵一些句子。
这本书刷了两遍,然后开始做94—04年英语真题阅读,考英语一就做英语一的真题,完全没必要做英语二。这时候一定不要贪多,每天弄懂一篇阅读就行了,包括它的行文思路、答案分布、答案设计等等。因为我做题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用别人的方法后得分还不如按自己的方法来,所以权衡之后还是选择按自己的来。做完一遍这些真题的时候,接着就买了真题黄皮书做05—12年的阅读。每两天做一篇,一天做完弄懂每个单词的意思,第二天背文章,这样做完这遍真题就到了七月底。期间也买了张剑阅读150篇,时常做一篇,主要是保持语感,不用太关心正确率。暑假8月份把05—12年真题阅读打印了一份,两天做一套,按照考试时间从下午两点开始75分钟左右做完。一天做,第二天就分析文章,思考命题规律、做题技巧这些。我认为做题只需要做真题,我是从2010年之后开始做,感觉近十年会更接近现在的考试情况。到快考试了,就背了些作文模板句,看了下书信、邮件等的格式。翻译和作文最重要的一定不是你的答案有多好、多准确、多高大上,而是你的字有多工整,包括中文和英文。做题顺序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推荐,我自己最后还是选择除了翻译其余按照试卷顺序做。
关于政治:
1、肖秀荣全家桶(精讲精练、1000题等)
2、徐涛冲刺笔记(徐涛视频课值得推荐)
政治是考研所有课程中性价比最高的一门,复习的时间不长,但只要认真复习,最后的成绩都还能让自己满意。我复习政治的时候,是15年9月18日政治考研大纲出炉后,才买的红宝书大纲解析和肖1000题,在这之前完全没有看一点政治或者报辅导班。看红宝书的时候第一遍就是当小说看的,每个字都看到,仔细品味。然后看一章做一章肖1000题,做的时候不直接做在书上,而是找张纸写答案,写完对答案,然后按照答案解析在红宝书上把考的知识点标记出来,就这样过完了第一遍。
我每天看政治的时间都不长,保持在一个半小时,一般是从晚上十点到十一点半。因为经过一天的复习很累,看政治就相当于调节了。第一遍看完政治是十月底,然后再过第二遍红宝书。这个时候红宝书上有标记好的重点知识,看起来就快得多。同样是看一章做一章肖1000题,因为第一遍没有写在书上,所以这遍肖1000题也完全当新书做,第二遍过完就到了十一月底。这时候肖八应该出来了,就买肖八模拟,同时有空再反复做肖1000题。政治选择题占半壁江山,所以把选择题做好,就成功了一半。十二月份开始背肖八大题,买肖四、任四模拟,同时背肖四大题,政治大题我完全就是背的肖八肖四。
关于复试:
大家也都清楚因为口罩原因,复试一般都是线上面试,我是在初试成绩出来后开始准备复试,从学姐那里找到了往年的复试题目及复试主要内容进行复习。以前的复试内容为笔试、实验技能考试、面试,笔试内容涉及化学实验室常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诺贝尔化学奖、中外期刊名称等。现在线上复试,所以仅进行面试,复试时间为10-20分钟,主要进行本科成绩情况介绍与科研经验经历介绍,老师会根据介绍的内容进行提问,包括专业问题及活跃气氛问题。2022年除自我介绍之外还需进行英文文献汇报,时间为10分钟,需作出PPT的形式,并且老师会对文献内容进行提问。因为我的科研经历、工作经历都比较丰富,所以时间比较充裕。如果经历不是很丰富的,可以着重讲科研经历这一部分,讲毕业设计都可以。PPT出现的每个点自己都要非常清楚,不要老师一问上面的内容什么都不知道。回答问题时一定不要紧张,可以略微思考后再回答,保证自己的回答是没有错误的。总体来说,复试不必紧张,老师问什么就认真回答即可,不会的问题主动说自己不会,态度诚恳一些,切忌不懂装懂,提前可以多练习练习,到面试时落落大方就好。
写在后面的话:
考研是场信息战。掌握的有用信息越多,复习的效率就越高。还是想说联系到已上岸人士能够提供巨大的帮助,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复习方法及弯路,还可以减少找考研资料的时间。
还有就是要坚信自己考研的决心,相信自己,不要被压力打败,跨过这座山峰,将迎来人生最美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