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出分后准备复试的方法如下:
(1)准备复试简历。首先想强调一点,我们复试提供简历的本质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让老师可以更快速地了解你更多,以减少沟通成本。所以对于考研复试“好简历”的核心应该是有针对性。
重点展现你自己的优势与闪光点,吸引老师对你产生兴趣,来潜在地帮助你提高复试的成功率,而不是内容有多全。所以简历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罗列的顺序即建议的书写顺序,只写重点。
(2)需要准备的复试材料。多数学校都需要准备以下复试材料,大家可以去自己的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中查询细则。需要准备的复试材料有: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部分学校还需要准备2份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同一张A4纸内)、初试准考证(有些学校不需要)、学籍学历证明(往届考生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应届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有效的学籍、学历验证书面报告,办理方式详见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籍/学历在线验证报告简介)、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往届生提供毕业证、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本科阶段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如果你是境外获得的文凭,那么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一、务研究吃透历年试题
谨记:花些时间研究往年复试绝对是上上策。
二、关于教材的准备与复习
大家须尽早关注院校复试信息,查看院校官方规定的参考教材。
三、对导师相关信息的准备
复试大关谁来掌控?导师。须知,每个导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都有自己当前的研究进程,而导师命题也往往会结合自己的研究背景和当下进度灵活命题。所以,这就需要大家从这个角度花些心思,借助网络搜索信息及图书馆书籍、期刊等多重资源,各层次关注导师的研究经历、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相关讲座及言论等相关信息,这里面很可能就潜藏着复试的题点。
四、务关注当前热点
思考远比记忆重要。现在的导师都不喜欢只会死读书的学生。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对大家而言,更重要的是不断开阔视野,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深入的学科思维,这些都离不开对学科热点的关注。所以,大家还须在这个角度稍加深入,不需多么的精与深,但需略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