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李想老师(谁知道李想这个人)

璟芮 经验 2024-02-27 253 0 [db:tag]

李想: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凭,1999年创业,PCPOP.com首席执行官 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李想 PCPOP是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2005年营收近2千万,利润1千万。取20倍的市盈率,市场价值2亿。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在1亿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一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 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其实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小李想,怎么做到的? 看看这些简单品质。 李想定律:如果一个事情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别人200%的回报。做事要认真。李想每天都在这样要求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个方式的受益者。比如同去参加一个新品展示,李想就要求PCPOP的文章要比别的媒体先出来,哪怕就比人家快5分钟,也许你就因此而多做功课、少睡了10分钟,但结果就是第二天所有的网站论坛都是你的文章。厂商的认可、广告投入就随之来到。 不觉得自己是个商人,自小在农村长大,这段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变得“像农民般正直”。公司每到一个发展的坎儿,就有一个得力伙伴准时加入,正因为诚恳待人,“所以这些人才都一直跟着我”。李想敢说,在所有IT网络媒体中,PCPOP是惟一一伙不跟厂商收钱的队伍;任何人收了钱会被这个团队自动排挤出去,这里有一股过于“理想”化的风气。 李想的背后有很多“老大哥”。一群三四十岁的企业家都把他当作小兄弟来看,关键时刻就出手帮忙。薛蛮子算是一个忘年交,他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做过8848的董事长。如此身价的人跟你接触,会令你觉到他比你自己的朋友对你更热情和热心。李想感叹,如果做人做不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的财富。265.com看起来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导航网站,但跟创始人蔡文胜接触以后,李想总结,是因为这个人特别好,这个网站才特别好。蔡能看到的层次,常人不能触及。 中学六年,李想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给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要转遍石家庄所有的邮局去买一张软件,整夜的呆在电脑前搭建自己的网上王国。白天在课堂上不愿同老师同学分享的观点,晚上在互联网上可以敞开自由地表达、遭遇到强烈地碰撞,在争执或者认同中被不断记录、被不断成就。“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传统的教育被抛开了。”

这些使用方法是由share with you的李想老师提供的,我也考试了亲身验证了,写得很好 数学寂静永远王道!!

数学:

毫无疑问,最有用的机经部分。首先,对于一个数学机经的量到底多少够用的问题,在我看来,当一个月的JJ有250道左右的时候,其实已经非常丰富了。虽然网上各类机经每个月数学动辄就有500道,但是里面其实充斥了大量的重题,残题,所以250道左右的数学机经其实已经可以涵盖大部分题型了。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数学机经的作用问题,在我看来,其功效主要有二,,第一:帮助大家熟悉了本月考题;第二:更大的好处是,在你做题的时候你会帮助自己复习知识点!!这个非常重要。

对于数学机经的使用方式上,大家在看的时候,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真真正正去计算每一道题,不要看着觉得看上去会了就放下了,一定要算出最终答案为止。在使用时,第一遍做机经的时候把你不会的,在思考时有所犹豫的(即便犹豫后作对了)题号都记下来。有时会觉得很多,没关系,第二遍再做这些被标记过的题,用此法循环筛选,其实基本3-4遍就够了。

在临场时,不要秒选,一定要重新做一遍,其实当大家在平时已经认真思考计算过的基础上做一个题,其实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大家不要为了省几秒的时间秒选而造成被变体折磨坑害的情况。

IR:

没啥说的,目前的机经普遍问题都是多而乱,所以看看秒选题就行了,别的题,大家记不住,而且有的很残,如果看了有时会对思考行成反效果,反而不如临考现想。实际上IR就是后面正式Q&V部分考试的穷人版,是数学,逻辑,阅读的综合版本,其考核的核心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让大家能更好的进入状态,所以不要把IR想的很难,在巨大时间压力下,有的时候对IR要学会控制和适当的取舍。

作文:

现在的作文很简单,对于模板,这个东西没必要都按照七宗罪那样写,只要有个基础就行。但是自己要对核心词有反应:例如,基本上,每篇都有它因造成(causal oversimplification),其次看见两个公司比就是analogy,看见建议学别人就可以是either-or choice,看见涉及时间,基本过去推测以后就跑不了,总之要对核心词敏感,这样作为才能提速

逻辑:

逻辑的机经其实作用还是有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得当:

首先,逻辑机经最重要的是帮助大家提前熟悉题干,了解逻辑链,这两项非常重要!熟悉题干一是为了防止考试时候看见一堆不认识的名词例如这个病那个动物的而心慌,其次也能帮助大家有效的缩短阅读时间和降低阅读难度。第二,了解逻辑链是为了防止变体!对于一个题,大家不要看看题干,看看选项背一下就过了,而是要思考为啥答案就对!凭什么!答案是增强或者削弱题干的哪个premise,或者填补的是什么gap,或者因果关系是咋样的?另外!!还要想为啥错误答案是错的,它怎么就没削弱或者增强了?只有这样过完一遍,才叫真正的看了一道JJ题!只有这样,咱们才能从容的藐视老头们无聊的变体!

另外我也想见到聊聊逻辑变体这个问题,对于变体,无非三种,第一变premise,二变问题(增强or削弱颠倒),三变答案(一般会因为前两个变而变)。所以考场上看见一个题,永远不要秒选(除非你真的没时间了)!而是定神的去看看premise和问题是否改变。相信我,因为你之前的付出,你会对背景非常了解,这样你解题其实真的不会比秒选慢多少。很多人说机经坑爹,其实我真的认为,很多人错是因为直接秒选或者随便看看就选了。同学们,人家题干一个many变some整题的逻辑链条和定性范围就不同了!你就要准备250刀下个月了!所以为了自己的钱和时间!所以一定要临场的时候重新阅读题目去做!

阅读:

没啥说的,争取做到文章大意能背下来,这个非常重要,你只有对JJ文章非常熟悉,你再考场上发现和JJ不一致的地方才能反应过来。一定要记住每段的核心大意,同时学会去思考下举得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对于题目,秒选题和众牛们选过的可以看看,别的差不多就完了。同逻辑,考场一定要阅读文章然后做题,切忌秒选!!!因为题目和文章都会有变体。GMAT的核心是去思考!!而不是去背诵!

语法:

最后说语法,不是因为它不重要,恰恰相反,在我看来语法是真正GMAT的精髓和基础!我觉得现在有一点不太好。不论是外面的机构,还是咱们一些学习平台,都在强调语义做语法。我肯定这一点,语义绝对重要,做题往往到2选1的时候选择的依据就是语义。但是!如果没有语法基础,请问你如何判断语义。例如:so that后面有木有情态动词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怎么办!再比如V-ing的用法你不知道完成时的时候不能用,你就又要拿250刀准备下次了。So,我认为语法才是真正GMAT的精髓,你有语法的基础,加上单词的积累。一切都迎刃而解。其实对于这一点,每一版的OG都详细的阐述过,如果大家去阅读OG上对SC部分的指导就会发现,GMAC提出一个概念就是SC的题目分为obvious errors和subtle errors,而对这两种错误的分析就是前者为一些必备的语法知识(只是常见和必备的,例如动一个句子主谓需要完全这样的点,不需要大家去怒背张道真语法。。。),而后者则是在语义逻辑上的区别。

回到语法机经本身,不要纠结答案选的什么,而是要去思考里面的成体系化的常见语法知识点。如果大家对于什么叫成体系化的常见知识语法点不理解的话,可以去看下我们吾师教育自己编撰的每个月的语法机经,一定会有所斩获。另外,也不要去纠结固定搭配,因为所谓的固定搭配其实都是对于词语在语境中逻辑含义的拼凑罢了,所以其实完全没必要去背诵。

机经在CD论坛 还有share with you论坛都有 机经专区就有

记得算好换库日记再报名噢 避免考的时候换库 最佳考试日期在换库后20日左右 10天可能题库不全 超过25天换库风险极大

我是在换库后21天考的 数学中了很多 最后拿了50 语法根本没看机经 逻辑也变体了很多 阅读4个几乎都中了!!! 作文遇到了大家都没考过的题,但是作文还是145里面的原题,考前把145的攻击点全部看过了 最后就慢悠悠地写了400个字 拿了5 要是再多写点估计会更高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璟芮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