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考研究(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宗乾 科普 2024-03-10 315 0 [db:tag]

学会倾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学会倾听

倾听是要求学生开动思维器官,集中注意力倾听说者传输的信息,迅速地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并迅速做出判断。我觉得学生对接受到的信息做出判断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开始。

勤于思考

我们能否批判性地接受事物,做到有接纳,有否定,关键在于我们对事物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多角度思索,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才能达到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目的。

善于辩论

辩论的过程就是在充分暴露认识矛盾的基础上,自己判断对错,明辨是非。在认真倾听、捕捉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以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高批判性思维。

打破常规,标新立异

很多伟大的发明,都是因为敢于打破常规,不循规蹈矩。我们每个人都知道钢铁的密度比水大,因此推测钢铁在水上必然下沉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甚至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用实验来验证这一点。

你必须要学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理论知识的五个主要领域为:意义分析、逻辑、科学方法、决策与价值理论、谬误与偏差。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

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论”。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不可批判性

见于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认为“默会知识”具有个人性、内在性、不可批判性等特征。不可批判性指的是存在于个人心中的“默会知识”(隐性知识)具有不易解释、分析、评估,不客观,非逻辑性等特点;而“默会知识”却是认识的基础,在人类知识形成中起决定作用。

大家好,我是百炼生。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阅读理查德· 保罗的著作《批判性思维工具》

首先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有关“批判性思维”的相关内容。

1.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简单地说,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用来监控、调节“大脑认知”的思维能力。它包括第三个阶段: 分析思维方式阶段、评估思维方式阶段和提高思维方式阶段 。

2. 批判性思维有什么作用

批判性思维方式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将你的从欲望中

“解救出来”,将你的意识(感受、需求)提升至理性层面,使你在

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最佳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3. 一个合格的批判性思考者,能做哪些事情?

(1) 把握事物的本质,并清晰、准确地表达

(2) 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对自己有用资料,并用精炼的语言阐述其核心。

(3) 找出应对问题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检验。

(4) 举一反三,推断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这些方案的假设、意义、可操作性进行评估。

在对批判性思维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让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学习“批判性思维”有何前提?

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前提——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1. “公正”是衡量批判性思维强弱的标尺

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拥有崇高的道德和人生理想。他们绝对不为了达到目的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情。即便会付出代价,他们也会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2. 公正批判思考者必须培养的特质

(1)思维谦逊:

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越清楚自己知道的其实并不多。思维谦逊就是要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2)思维的勇气

一个优秀的思考者不会认同任何未被佐证的信念。即便面对社会、舆论压力,他们也还是会坚持跟随真理的脚步,即便这需要付出代价。

(3) 换位思考

优秀的思考者会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以他人的前提、观点为基础设身处地推演他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

(4)思维正直:

思维正直是说,你在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人时,也得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自己。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承认自己“言行不一”,并逼迫自己养成“自我批判”的习惯,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这一品质。

(5)思维坚毅

思维坚毅这一特质的核心是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

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一些十分困难的问题时仍然能努力思考,并从中获得深刻见解。

(6)对推理的信心

简单的来讲,就是你需要对你的推理建立100%的信心,并将其作为接受和拒绝某一观点的基本标准。

批判性思维的前四个阶段

1. 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阶段:

批判性思维由低到高共六个阶段,而数人终身都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少数思考者意识到自身的思维问题,也由于没有经过持久、系统的训练,而最多走到第二个阶段。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改变思维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坚持几年。

2. 各阶段的特质

阶段一、鲁莽的思考者

在第一阶段,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对思维的监管机制,或者说我们

没有建立“元认知”,导致我们被“思维操控”而不自知。

我们不会质疑大脑做出的决策,我们也不知道该怎样质疑。

阶段二、质疑的思考者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的抵抗“大脑的统治”时,我们正视进入质疑

的思考者阶段了:

阶段三、初始思考者

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闭关修炼”

修炼你的意志力,因为你需要强大的意志力支持你的信念

修炼你的领悟能力,你只有“一人二化”,站在绝对客观的角度找到自身的思维缺陷,才能想办法进一步主宰它。

当你进入初始思考阶段,你会发现,你已经开始:

阶段四、练习中的思考者

如果你确定自己进入这个阶段,那么恭喜你,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剩下的就是持久、刻意的训练了。

下面,是作者为我们制定的训练计划

计划一、利用闲余时间思考自己一些有关思维缺陷的问题,比如:

今天哪些时候思维最差?

今天哪些时候思维最好?

我做的事情与自己的价值观一致吗?

我今天实际上在思考什么?

……

计划二、每天解决一个问题

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一组思考练习:即选择一个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通过剖析组成问题的因素,找出他的内在逻辑。(详细可参考作者第十章中的模板)

计划三、将思维标准内化

每个礼拜练习一个思维标准,并试着将它运用至你的思考过程中。比如,你可以这个礼拜练习准确性、下个礼拜练习精准性……如此坚持下去。

计划四、坚持写日记

计划五、改变自己、重塑你的性格

好了,到了脱胎换骨的时候了。你可以这样做:

选择一个“短板”,比如自负;然后试着专注于它的反面——谦逊。

找出自己不够谦逊的证据,然后立刻监控此时的大脑,是否对此做出反抗。

如果证据确凿,当机立断的将这种抗拒的声音清楚出脑海。

计划六、关注自己的情绪,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如果你将自己的经历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上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我们当下的所做的决定,通常是大脑根据自身情绪做出的应激反应,而但它所导致的后果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今后的人生。

简单的讲,就是我们之所以会做出错误的决断,跟我们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而情绪的出现又源于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因此,我们只有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才能让自己的思维不受情绪的影响,理智的做出正确的决定。

——《批判性思维工具》

END.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宗乾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