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租房市场再整治,租客应避开这三大陷阱

北京进一步加大房屋租赁市场整治力度,曝光了6起典型违法违规案例。文章提醒市民在租房时注意低租金陷阱、群租房安全隐患和假承诺带来的矛盾纠纷。住房租赁企业和中介也被督促自查自纠,杜绝违法行为。2024年,北京加强了对房屋租赁市场乱象的整治,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检查,严肃处理了多家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住房租赁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为了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通报了6起典型案例,北京租房市场再整治,租客应避开这三大陷阱并提醒市民在租房时要注意以下三大陷阱。

首先是“低租金”陷阱。租房前先了解一下周边同类房屋的市场租金水平,如果发现租金明显低于市场水平,而且房源装修精致还不收中介费,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实际看房后再做决定,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此外,支付租金时不要一次性支付超过3个月的租金,以免后续因中介经营不善或跑路而遭受损失。

其次是群租房带来的安全隐患。群租房没有安全保障,多人居住在一起超负荷使用水电气热,存在火灾、燃气泄露、卫生脏乱差、治安问题等安全隐患。一旦发生险情,难以逃脱和疏散。这类房屋不仅不安全,还有扰民问题,可能随时被举报和清退。

最后是“假承诺”引发的矛盾纠纷。在租房时,不要轻信出租方的口头承诺,一定要把约定的事项和房屋状态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同时,仔细查看房屋产权信息及授权委托材料,确保出租人真实出租。选择中介前,要通过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网站查询已备案机构,防止遇到黑中介和高风险企业。

这次北京市对房屋租赁市场的整治行动,再次向社会传递了规范市场、维护租客权益的决心。对于市民来说,租房是一件大事,一定要谨慎对待,避免掉入低租金、群租房和假承诺的陷阱。低租金虽然有吸引力,但也要综合考虑房源的真实性和潜在风险。群租房虽然看似解决了住房问题,但实际存在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一旦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假承诺更是需要警惕,租房时要确保所有约定都落实到书面合同中,避免后续产生纠纷和损失。希望通过这次整治行动,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让租房更加安心和放心。有关部门也将继续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市场健康发展,保障租客的合法权益。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鸿彦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