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考研(怎么自学心理学)

钰炜 问答 2024-01-04 654 0 [db:tag]

我说一下自己的经验。\x0d\首先,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课上老师们讲到的很多知识和实例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对你理解心理学帮助很大的。(不知道你是自学还是科班学。。。)\x0d\其次,要系统了解心理学,就要了解各个流派的主要成果;了解他们主要****的生平,人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感触和体会,这也有助于了解这个学派的心理学理论。\x0d\再次,心理学是一个实践学科,要自己在生活中应用了,才能发现她的价值和深度,用你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寻找事件原因,解开别人的心结和烦闷,等等。\x0d\最后要说的是,心理学是中间学科,也是需要人生的阅历作为辅助的。所以多了解其他行业专业的知识,对心理学是有助益的;多经历一些事情,会有更深切的体会。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成功,成为他的榜样”你怎么看?

求介绍心理学16PF的相关书籍,谢谢

普通心理学、社会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是较专业的书。

痛苦不过是一份包装丑陋的礼物、登天的感觉、我是谁等是与心理学相关易懂的书籍。

要看你想看哪种的?

心理学相关书籍

荣格《性格心理学》等

求心理学相关书籍。

1. 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文版

作 者: [美]格里格,津巴多 著,王垒,王苏等 译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被ETS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用书,也是被许多国家大学的“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课程选用的优秀教材。不仅如此,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络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

作为一本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方法的成熟教材,原书中所有元素-比如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组成的“专业术语表”,极具价值的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的“人名和主题索引”等等,对于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在该中译版本中都被完整地翻译和保留了下来。另外,与本书教学配套使用的还有一系列丰富、独特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工具,人民邮电出版社新曲线公司和培生教育出版公司合作,为使用本教材的教师免费提供主要课件。

这本教科书写作流畅,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学理论与知识联络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使它同样也成为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学是一门与人类幸福密切相关的科学”,它贴近生活,深入实践的独特风格同样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质的好读物。

2. 心理学与我们(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重磅推出 中美心理学家强强联合之作)

作 者: (美)费尔德曼 著,(中)黄希庭 著,黄希庭 等译

出 版 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是中外优秀心理学家首度合作编写的一部心理学通论性著作。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费尔德曼的畅销教材Understanding Psychology(7e)为基础,由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领衔,结合中国的研究成果、精彩案例对其加以改编和优化,使之更符合中国心理学的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保留了原书中大量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丰富的素材和。

本书原著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校区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执笔,中译版由中国西南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黄希庭倾力改编。英文原著Understanding Psychology是一本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心理学入门教材,自2004年面世以来长期处于同类图书销量榜之前列。大陆引进版更有黄希庭教授的倾力加盟,保留了原著精华,融入中华文化,结合当代中国现状,关注日常生活,为国人量身打造了这本轻松易懂且内容全面的优秀教材。

本书共15章,内容涵盖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原理陈述部分极具可读性,各章节均以日常事例开始,以简单直率的问题切入主题,更有大量生活例项与现实资料的充分辅助,使读者在解决日常问题的同时,了解心理学原理,并引发深入的思考;本书还加入了大量的新鲜元素,如“心理学与人生”“探索与发现”“你想了解自己吗”等等,这些专题探讨了与我们日常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且受到普遍关注的话题,为我们的生活答疑解惑。

该书适合用作各大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入门教材,经过黄希庭教授的改编,该书在结构和文章组织上更符合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各章节最后的“思考与应用”“推荐参考读物”专题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复习。同时,由于本书内容的近时性和可读性,它也同样适合那些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对生活现象怀有好奇的普通读者。

读者物件:本书适合作为普通高校心理学课程、普通心理学公选课的教材,也适用于广大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3. 生物心理学漫画笔记

作 者: (英)阿雷克索,(英)贝伦 著,王佳艺 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生物心理学”的教科书是不是让你觉得: 生物心理学是心理学求学路上的拦路虎? 中学没有学好生物、化学、物理,所以一直恐惧学生物心理学? 上课的时候听懂了,课后又不知所云了? 树突、髓鞘、颞叶……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你却被这些生理结构弄得晕头转向? 记忆、睡眠、饥饿、情绪背后的生理机制让你一筹莫展,总是记不住、考不好? 为了弥补传统教科书的不足,本书以妙趣横生的漫画,代替艰涩的专业术语和难懂的人体生物、化学过程,轻松你的大脑、放松你的神经,将恐惧一扫而光,这是叩开心理学奇妙世界的敲门砖,要想理解人类行为,就应该从这本书开始!

4. 身体语言密码(享誉全球的人际关系大师潜心30年权威力作,世界著名企业人际关系教材)

作 者: (英)皮斯 等著,王甜甜,黄佼 译

出 版 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身体语言密码》是享誉全球的人际关系大师潜心30年权威力作。它是国际知名企业、机构培训的必备教材,也是政治家、商学院、营销专家人际关系的专修课程,堪称一本资讯直达内心的交流指南。

本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之冠,全球销量5,000,000册,被翻译为32种语言,风靡全球50多个国家。

有史以来,解析人类最神秘的肢体讯号最权威读本。

商务谈判、市场攻略、职场面试必备的工具书。

沟通细节决定成败,但你是否知道,最重要的细节就埋藏在你最细致的身体语言中?弄清对方的真实想法,只要做到这一点,你就能掌控一切。

*八种最不受欢迎的握手方式,让你避免沟通尴尬;

*八种说谎手势,让你第一时间识破对手;

*七种策略性姿势,让你顺利成交销售大单;

*十三种异性肢体讯号,让你轻松捕获意中情人;

*五种不同微笑,让你神奇般魅力无限;

……

帮你识人、观相、察心;教你运用比说话更有效的沟通技巧;所以,你不能不读这本《身体语言密码》。

老板、客户、竞争对手、谈判、求职、面试,每个人都需要,帮你成为沟通高手的好书!强力推荐每人的书架上都应该有一本《身体语言密码》!

寻心理学相关书籍

图书馆里没有吗?

第一本书是英文原版,培生系列等等影印版教材系列里应该有吧

第二本一般的师范类大学图书馆里都有的,实在没有就直接和浙江教育出版社联络,花费大约五块钱邮资,原价邮购啊

第三本不清楚,你还自称学心理学的,图书馆都没利用好,你的导师估计会很头疼

请问有关哲学与心理学相关书籍介绍的,求推荐,谢谢!

推荐一本书:

《行为心理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章乃器学院导师推荐书目 znq.zjgsu.edu./...72.xls

百度文库下载

wenku.baidu./...7.

记得要把它读懂了。

心理学的相关书籍?

《行为心理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章乃器学院导师推荐书目 :znq.zjgsu.edu./eWebEditor/UploadFile/200810309249872.xls

网上下载

:wendang.baidu./view/d94c76a20029bd64783e2c9b.

求犯罪心理学相关书籍

犯罪心理学:

1、《犯罪心理学》(美)巴特尔 等著,杨波,李林 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罗大华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犯罪心理学》熊云武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犯罪心理学》梅传强 主编 法律出版社

5、《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 (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 公安大学出版社

6、《走向歧途的心灵:犯罪心理学》张明 主编 科学出版社

7、《解读心理学与犯罪透视理论与实践》(英)马吉尔 著,张广宇 等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8、《歧路人生:犯罪心理专家评大案 》胡杰 著 群众出版社

9、《犯罪重建 》(美)奇泽姆,(美)特维 编著,刘静坤 译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0、《犯罪动机与人格 》刘建清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犯罪人特征剖析 》(英)艾思沃斯(Ainsworth,P.B. 著,赵桂芬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专业心理学相关书籍

先推荐一本超级实用的:

《行为心理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章乃器学院导师推荐书目 :znq.zjgsu.edu./eWebEditor/UploadFile/200810309249872.xls

百度文库

:wenku.baidu./view/16ea1ed9ad51f01dc281f189.

:wenku.baidu./view/c80de53a580216fc700afd89.

:wenku.baidu./view/eeb6580216fc700abb68fc89.

:wenku.baidu./view/548e16fc700abb68a982fb89.

:wenku.baidu./view/7e86bb68a98271fe910ef989.

:wenku.baidu./view/b4e4a98271fe910ef12df889.

:wenku.baidu./view/b90e71fe910ef12d2af9e789.

:wenku.baidu./view/6072910ef12d2af90242e689.

:wenku.baidu./view/8382f12d2af90242a895e589.

:wenku.baidu./view/e2a12af90242a8956bece489.

:wenku.baidu./view/3e750242a8956bec0975e389.

:wenku.baidu./view/17cea8956bec0975f465e289.

:wenku.baidu./view/7c600975f46527d3240ce089.

:wenku.baidu./view/11f9f46527d3240c8447ef89.

:wenku.baidu./view/ede927d3240c844769eaee89.

:wenku.baidu./view/3d5f240c844769eae009ed89.

:wenku.baidu./view/3f80844769eae009581bec89.

:wenku.baidu./view/98cb69eae009581b6bd9eb89.

:wenku.baidu./view/7466e009581b6bd97f19ea89.

:wenku.baidu./view/fe85581b6bd97f192279e989.

:wenku.baidu./view/47976bd97f1922791688e889.

再推荐一本入门必看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于1856年出生在弗赖贝格市,该市现在位于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他四岁时全家迁居到维也纳,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弗洛伊德读书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1881年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病诊所行医,个人开业治疗神经病,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究。他在巴黎与杰出的精神病专家让?夏尔科共事。他还曾与维也纳内科专家约瑟夫?布鲁尔共过事。

弗洛伊德的作品中,最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作品:

《梦的解析》

介绍一下社会心理学考研相关书籍

<<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一些心理学专业书籍.

求恋爱心理学方面相关书籍

《爱情心理学》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很认同“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成功,成为他的榜样”。换句话说,也就是言传身教很重要。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家庭,是小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这里面充当领路人、充当老师的便是父母。

小孩子纯净的如一张白纸,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起,就是一个着色的过程。最初的时候,便是在家里和父母或者祖辈生活在一起,他的善恶是非观,都是从家里的大人那里模仿来的。

小孩子初始的学习能力,就是模仿。

大人如果给他一种表现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他便会慢慢记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大人如果玩手机,孩子也一定会要起手机无法自拔,大人捧着书认真看,孩子也一定会那本书像模像样看起来。

孩子从小生活在家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父母的一举一动传递出来的信息,日常点滴,便隐含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善恶是非观的起点,是一个人能不能行成正确三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个人能不能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关键因素。

父母一举一动都很重要。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领路人,带领他的成长,也是还是的模仿对象。家长是怎样的,孩子便是怎样的。

在《韩非子》里记录着一个“曾子杀猪”的故事。

相传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孩子哭闹着要一起去,她就对孩子说“你乖乖在家里,等我回来了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乖乖待在家里等娘亲回来。

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真的要杀猪给孩子吃便去阻止,这时,曾子说“你告诉孩子只要他乖乖在家里等你,你就杀猪给他吃,我们就要守信做到,如果你骗了他,以后还怎么教育他,还会听你的话吗?”于是曾子就杀了猪给孩子吃。

曾子杀猪是个守住信诺的故事,也是一个家长言传身教的典范。

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里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你是扬善之人,孩子自然不会循恶,你是重诺之人,孩子自然不会欺瞒。简单地说,孩子在模仿的过程里,家长是怎样的,孩子就会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

总而言之,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就是家庭,蹒跚学步里 探索 这个世界的时候,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是第一任老师。

所以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自己,成为他的榜样。

言传身教,好过喊话训斥。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成功,成为他的榜样”这句话我同意一部分,并且想就什么是“自己成功”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成功,成为他的榜样。中国人眼里的成功普遍的离不开富与贵,离不开成名成家,而按照统计学的概念,普通人的一生往往离富贵,离成名成家相距很远,那么,普通人是不是就不能教育好孩子或者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了呢?是不是就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了呢?

1999年,孩子已经5岁了,我萌生了考研的想法,当时我已经31岁,英语已经扔了七八年了,关键是入学考试要考高等数学,我是学新闻的文科生,大学根本没有学过高数,我狠下心来从头开始啃教材,一天五个小时的刷题,终于以踩线的成绩拿到了大连理工大学MBA的入学通知书,并且在2002年34岁那年戴上了硕士帽,你说我的经历能不能成为我女儿的榜样?而一个硕士学位现在有的地方花钱都可以买得到,一个硕士根本算不上一个成功者。

作为一个与养父养母共同生活40多年的养子,我大学毕业以后依然回到与他们共同生活的城市照顾他们,并且在养母九旬高龄的时候陪她环游台湾了却了她的一桩心愿,最后相继送两位老人安然归西;我自己的母亲远在千里之外,我父亲走后一直独居,非常孤独,我坚持每年的十一长假,春节长假别妻抛子去陪她,一连五年风雪无阻,我经常跟女儿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一个人先别管他在 社会 上混得怎么样,单看他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怎么对待长辈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值不值得交,值不值得你去托付。你说,孩子对这样的父亲还会轻视吗?还会不尊敬吗?还会不把你当榜样吗?

当然女儿也十分令我欣慰,从小到大一直努力上进,本科毕业以后又远渡重洋求学深造,日前刚刚收到北京某央企的工作邀请函。

所以我认为离开了中国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个普通人一样可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这个榜样的养成就在于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于你在人生的重要关口的把握,在于你对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传承和发扬。

这可不一定!

你的成功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这个是基础问题!只有上梁正,下梁才有很大几率不会歪!

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顺势而为,孩子自己去经历,他想到的,看到的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他能做到的,他一定在这方面有他自己的想法,有他自己的强项。

引导孩子,不要以成功案例来引导,因为一旦失败,挫败感会一下子压垮他,而是是失败中不断的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人生难免有大起大落,悲欢离合,只有强大的内心,强大的能力才能去解决。所以自己成功,成为孩子的榜样更多的是让孩子去分享,实践你的精力,而不是留在嘴上,去给孩子讲。

孩子就是父母的小版本,古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深刻阐述了父母的榜样性。以前我经常听到隔壁邻居的叔叔阿姨教育孩子,说:“儿子呀!爸爸这辈子没什么好成功的了,你爷爷也没给我留下什么创业的钱,错过了很多好机会,你要好好的读书,为家里争光呀。”6岁多的孩子就要承受为家争光的责任!现在也许他一点也不会明白,直到长大了,他也会说,“唉!都是我爸年轻不努力,也没给我留下什么家业!”耳儒目染呀!

王思聪见过他爸不努力吗?比尔盖茨见过他妈不努力吗?所以成功的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当然,有些人事业成功,却没有时间陪伴和教育孩子,最后孩子落得一个败家子名声,家财又散尽,这不叫成功,成功是像贵族一样,代代传承。

榜样也不只是事业、学业,而是包含了生活、 时尚 、品德、素养、知识、强健的体魄等等,长期相处的耳儒目染,复制了一个小版本,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难管教,但从没从自身找原因,因此父母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成为孩子一辈子的榜样与老师,著名的 育儿 宝典《卡尔·威特的教育》里面的老卡尔知识是多么的渊博,为了教育好小卡尔,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领域,拓展视野,才成为了全能教育法的开创者。老卡尔用事实证明了早期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证明:决定孩子成才的关键是教育而非天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您的疑问也是目前家庭教育的行业里,大部分老师传到的理念,让父母做的足够好,成为孩子的榜样!

但是我在研究家庭教育这些年里,发现,父母更多的是需要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掌握自己、发挥自己;父母更多的责任并不是成为孩子的榜样,而是成为孩子的“伯乐”!

首先,我们在周边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成功人士,比如教授、大学老师、企业高管、甚至很多成名 社会 知名人士,这些人,从大众的角度看,他们是成功的!但他们的教育,他们的孩子,未必是教育成功的,太多的例子,我们也就不在这里列举了!

再者,谈到教育方式,我们国家有三种教育,分别是学校教育、 社会 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技能类教育,是一对多的教育; 社会 教育是价值观的教育,是助力体现个人价值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是贯穿孩子一生的品性、道德、价值观、天赋培养等,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教育。

家庭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是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不能依靠学校和 社会 来替代。所以,我们认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个性化家庭教育;而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一定是父母对于孩子个性的深度而精准的认知,然后扬长避短的发挥孩子的特点,培养未来具备自己特点的人才。

所以,家长的任务,更多的是早发现,早引导,早规划,早助力孩子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而非放自己成功!谈到成功,我们认为,这也并非是人生的目的所在,我们要培育一个幸福的孩子,而不是一个成功的孩子!

希望能解答您的困惑,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责任,孩子的内心其实都是很纯洁无暇的,就像一张白纸,大人平时什么样,小孩也会学我们,然后在自己内心画一道印子,如果我们平时都是开开心心的做的事情都是正能量的都是有意义的那孩子内心画的就是很鲜艳的颜色,如果大人平时经常吵架发脾气孩子的内心就会变黑一分。

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我们应该从小教育,要言传身教,做孩子的榜样,我们不求事业上多么成功,家庭上一定要成功,家庭不和睦不幸福事业也会受影响肯定也不会顺利。

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心理 健康 ,说话方式或者做事,发现不对的我们应该立即纠正他们,引导他们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说话方式和态度,纠正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反思一下,这些孩子都是和谁学的,是电视节目还是爸爸妈妈影响到他们,男孩子要多和爸爸在一起玩,从小培养他们的阳刚之气还有动手能力,女孩子和妈妈一起玩,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的一面。

我觉得这话有些太过功利,好像教育孩子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他成功,如果没有成功,那你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如果照这个逻辑,那是不是只有那些成功的人,才配生养孩子呢?

《论语》里有这么一句话: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我们应该先学会怎么样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人想要获得成功,想要往高处走,想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在这之前, 首先要学会的是明辨是非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选择正确道路的定力,和获取成功的实践能力。

我们都追求,渴望成功。但是在获得成功之外,我们首先应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热爱生活。追求成功是为了得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实现,但是如果这种追求已经让你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失去了自我,那这样的成功,意义又何在呢?

记得好多年前在节目里看到过郑渊洁讲的一个小故事:说有一天他给他自己的父母买了一台大彩电,然后他的儿子就问他:爸爸,为什么我们不把大彩电留在我们家里看呢,为什么要买给爷爷奶奶呢? 郑渊洁就回答:儿子,你还小,我还年轻,但是爷爷奶奶年纪已经大了,我们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看更大的彩电,但是爷爷奶奶就没有那么多机会了。

郑渊洁是我们知名的童话大王,他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做个演员。你想要孩子拥有什么样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你就假装自己是这样的人。言传不如身教,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去模仿你,向你学习。家庭教育中,不需要父母总是去管理孩子,需要的是示范和引导。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习惯直接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多吃坚果蔬菜,少吃油炸类食物;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多站少坐。。会让孩子一直保持 健康 的身体,让他们以后能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坚持运动,锻炼身体,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诸多案例表明,热爱运动的人,心理也更加 健康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将会陪伴孩子一生,让他们终生受益。

“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成功,成为他们的榜样”

我认为这句话有道理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孩子的成长路上,除了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 社会 “引好”,更需要家庭“育好”,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如果把家庭教育比作桶底,那么学校教育就好比桶壁——桶底没有,盛不了一滴水,桶壁有缺,孩子素养没有高度。那么,父母的品行,教育方式就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但是,成功的父母也是要掌握相应的教育方法。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在三观的塑造上,决定着孩子一生的品行。换作母亲来教育的话,大多数会是责骂和谈心,而不是行动,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多数在生活的细节。父母的关系对孩子的影响也特别大。

让孩子明白他的角色很重要,是为人父母的良好品质,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加自信和独立。孩子是天生敏锐的观察家,他也许不知道什么是爱,但是能感受到爱的气息,父母相爱的家庭,孩子往往更加自信、勇敢和幸福。

总之,要想自己的孩子日后有出息,必须自己先成功,自己的品行过关。

教育孩子也是一种修行,也是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和孩子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养。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很多妈妈都在纠结是全职在家还是重返职场,在我看来,不管是全职在家陪孩子还是重返职场都要不断的自我提升,每天都有进步,人活的才会越来越精彩!

就我个人而言,教育出一个优秀懂事的孩子是我的终极目标,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让孩子前进而自己却原地踏步,所以我们要共同前行,一起进步,人最大的成功无非就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在这条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摸索前行!

成功有很多种定义。

怎么才算成功呢?我有一个婶婶,人很随和,踏实,勤快,通情达理。她一生都在种地和照顾孩子,但却培养出一个北大的高材生,这算不算成功呢?

并不是说你非得经济独立,做个女强人或者男超人,你就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的方式好不好,真的跟你成不成功没啥大关系。李玫瑾教授说,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是培养孩子的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六岁前一定得对他说“不”。三岁到六岁是孩子性格养成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对孩子多加指导和管教。否则,青春期容易各种问题。

无论我们是何种身份!

并不是说你要闯荡江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才行。

例如,很多做微商的宣传什么女性经济独立啊,给孩子做榜样啊什么的,还不如去超市时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不要任其性子乱拿东西。

教育孩子是门学问,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了太多,只是想说,不要太跟风,不要为自己的欲望找借口。自己成功只能说你能给孩子提供更多更好的物质资源,其他什么也说明不了。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钰炜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