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起关于党员、干部退而不休、继续搞贪腐的案例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等权威机构通报,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部分领导干部在退休后仍利用原职权或影响力谋取私利的丑恶行径,更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退休不是放松纪律的“挡箭牌”,更不是腐败的“避风港”,任何试图跨越廉洁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
通报案例:退而不休的贪腐典型
从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专职委员孙书南擅权妄为、退而不休,利用公权力大肆收钱敛财,到四川省原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钟吕坤贪财逐利,违规从事营利活动、大肆放贷收息,再到福建省发改委原党组成员、原福建省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敬和被开除党籍,这些案例无一不表明,部分领导干部在退休后并未真正“退休”,而是继续利用手中的“余热”进行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
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在于,这些干部在退休后,或是感觉监督减少、要求降低,从而无所顾忌地贪腐;或是抱有侥幸心理,自认为手段高明,可以瞒天过海,他们忘记了,无论职位多高、资历多深、贡献多大,只要“伸手”,就必然会被捉,这些案例再次证明,退休不是贪腐的“护身符”,党纪国法不会因退休而失效。
退休不是放松纪律的借口
退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职业生涯的一个阶段结束,但绝不是纪律要求的放松期,相反,退休后的党员干部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党的宗旨和纪律要求,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从通报的案例来看,部分干部在退休后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党纪国法抛诸脑后,利用原职权或影响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
退休不是放松纪律的借口,更不是腐败的“避风港”,党员干部在退休后,应继续强化自我修炼,坚定理想信念,把光和热发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在正道上,只有始终做到信念坚定、纪律在心、底线严守,才能筑牢拒腐堤坝,远离腐败,行稳致远。
强化监督,完善制度
针对部分干部退而不休搞贪腐的现象,必须进一步强化监督,完善相关制度,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退休干部的监管力度,做到“全周期管理”,确保他们在退休后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明确退休干部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划定纪法红线,让退休干部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还应加强对退休干部的教育引导,通过组织学习、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要建立健全退休干部的利益冲突防范制度,防止他们利用原职权或影响力谋取私利。
坚定信念,守住底线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要深刻认识到退休不是放松纪律的借口,更不是腐败的“避风港”,只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国法,才能确保自己在退休后仍能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终身的课题,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在退休生涯中,要不断强化自我修炼,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把光和热发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要认清清正廉洁的重要性和违反党纪的危害性,保持对纪律的敬畏之心,坚决抵制各种诱惑,做到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破“底线”。
多起干部退而不休搞贪腐被通报的案例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退休不是放松纪律的借口,更不是腐败的“避风港”,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国法,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