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上海回应

羿颌 百科 2024-08-17 36 0

一起关于上海市民在出国旅游期间因发送朋友圈而产生高达1.6万元流量费用的新闻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公众对国际漫游资费问题产生了新的讨论,也促使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迅速介入并作出详细回应,本文将详细梳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探讨上海方面的回应及后续措施。

事件回顾

据媒体报道,上海市民王某某在2023年12月前往尼泊尔旅游期间,仅因发送了一条朋友圈便遭遇了天价流量费,回国后,王某某发现其手机账单竟高达1.6万元,这一数字令人咋舌,王某某及其家人随即与电信运营商进行了多次协商,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在协商的8个月期间,这张未缴纳的账单还产生了近9000元的滞纳金,进一步加剧了王某某一家的经济负担。

上海通信管理局的回应

面对这一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了调查处理程序,并详细核实了相关情况,根据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回应,用户王某某的两个手机号码分别于2019年和2023年开通了国际及港澳台数据漫游业务,在2023年12月17日至23日期间,这两个号码在尼泊尔产生了高额的漫游费用。

中国电信在用户抵达尼泊尔后,便通过短信方式告知了漫游资费情况,并在随后的几天内每日发送漫游费用提醒,由于用户王某某在漫游期间多次自主恢复数据漫游功能,导致产生了高额的流量漫游费用,根据中国电信的规定,系统对当日漫游资费超过500元的用户进行熔断,暂停数据漫游功能,并发送提醒短信,但用户本人在收到提醒后,仍多次选择恢复数据漫游功能,从而产生了巨额费用。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上海回应

机制解析与反思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在回应中详细解释了国际漫游资费的相关机制,并指出该用户反映的情况为极个别案例,为了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已指导上海信息通信行业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做法:

1、国际漫游落地提醒:在用户抵达国际漫游地后,运营企业统一向用户发送国际漫游落地短信,告知资费、服务热线等信息,这一措施旨在确保用户在第一时间了解漫游资费情况,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2、数据漫游费用优惠:如漫游地可提供数据漫游日包业务,运营企业可将数据漫游资费超过日包额度的用户自动调整至日包业务,这一措施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经济的选择,降低漫游费用。

3、高额费用提醒机制:运营企业对于账期内存在高额费用的用户将下发高额费用提醒短信,阈值及发送频率由各企业自行设置(最高阈值为“当月套餐资费*2+100元”),这一机制旨在及时提醒用户注意费用情况,避免产生巨额账单。

尽管有这些机制的存在,用户王某某仍遭遇了天价流量费,这不禁让人反思,是否还有更多的措施可以进一步保护用户的权益?是否可以设置更严格的熔断机制,或者在用户恢复数据漫游功能时再次进行确认提醒?

后续措施与展望

针对这一事件,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将指导行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持续完善国际漫游资费提醒机制,助力用户合理消费:

1、优化国际漫游资费公示服务:让用户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相关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误解和纠纷。

2、提升服务水平:全方位优化用户提醒、风险控制等能力,确保用户在使用国际漫游服务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3、推出适应性服务:结合“随申无碍”“五心服务”等品牌,针对老年用户的特定需求,探索推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性服务,确保他们能够更加方便、安全地使用国际漫游服务。

对于用户王某某的投诉,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将继续依法依规处理,并协调电信运营商与用户进行进一步协商,争取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出国发朋友圈流量费1.6万元的事件虽然是个别案例,但它却引发了公众对国际漫游资费问题的广泛关注,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不仅要看到电信运营商在资费设置和提醒机制上的不足,更要看到监管部门在保护用户权益方面的决心和行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国际漫游资费问题将得到更好的解决,用户的权益也将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羿颌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