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天价烂尾楼要被改建成酒店,一场漫长的重生之路

裕勋 问答 2024-09-14 32 0

贵州天价烂尾楼的华丽转身:从烂尾到酒店的重生之路

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的影山镇净心谷胭脂河畔,一座曾被誉为“天价烂尾楼”的建筑——水司楼,近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座曾计划成为净心谷景区标志性建筑的水司楼,在经历了长达六年的停工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新生:被改建成酒店,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重新焕发光彩。

天价烂尾楼的诞生与陨落

水司楼,亦称水司府堂,其建设始于2016年10月20日,承载着当地政府和民众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美好憧憬,按照最初的规划,水司楼将建成一座高达99.9米、总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全木质框架榫卯结构建筑,旨在冲刺三项吉尼斯纪录:世界最大牌楼、最大的水族建筑以及最高琉璃陶建筑,这一宏伟蓝图在投入2.56亿元后,于2018年因资金链断裂而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个主体结构完成但外部装饰未尽的庞大空壳。

水司楼的烂尾,不仅让当地政府和民众深感痛心,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项目的背后,是前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为追求政绩而不顾实际的盲目举债行为,据报道,潘志立在任职期间,不顾独山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10亿元的实际,盲目举债近2亿元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楼”等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导致该县债务累积至400多亿元,绝大多数融资成本超过10%,潘志立因严重违纪被免职,而水司楼也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点名批评,指其脱离实际、破坏自然景观。

贵州天价烂尾楼要被改建成酒店,一场漫长的重生之路

漫长的重生之路

水司楼的烂尾,不仅是对当地财政的巨大浪费,也是对城市形象的一次重创,随着时间的推移,独山县政府并没有放弃这座建筑,而是试图通过市场化运作来盘活这一资产,2020年,官方宣布将水司楼转变为净心谷大酒店项目,希望通过改建来重新激活这片区域的活力。

改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一度有企业表示接手意向,但后续进展缓慢,直到2023年,随着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增大,水司楼的改造工作才加速推进,独山县发改局于县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净心谷酒店提升改造项目备案已调整,项目总投资由3.6亿元增至3.645381亿元,建设规模及内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贵州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了该项目的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标志着水司楼的改建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改建酒店的挑战与机遇

将烂尾楼改建为酒店,既是对资源的再利用,也是对城市形象的一次重塑,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酒店行业的竞争已经十分激烈,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各大品牌酒店纷纷抢占市场份额,改建后的水司楼酒店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服务质量、设施配套、文化内涵等方面下足功夫。

改建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烂尾楼的基础框架已经存在,但要想将其改造成符合现代酒店标准的设施,所需投入的资金仍然不菲,改造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各种技术难题和安全隐患,需要项目方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措施。

挑战与机遇并存,水司楼位于风景秀丽的净心谷景区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资源,一旦改建成功并投入运营,将有望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张新名片,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住宿,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强,高端酒店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水司楼酒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推动

在水司楼改建为酒店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合力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为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场则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商、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政府在项目规划、审批、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独山县政府通过调整项目备案、发布招标公告等方式为项目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还积极引入专业运营商参与项目运营和管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良好成效。

而市场方面则通过引入专业团队、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为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格美集团旗下的格林酒店集团作为国内酒店业的龙头之一,其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品牌影响力将为水司楼酒店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升级趋势的加强,高端酒店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为水司楼酒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裕勋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