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实控人、控股股东或重要股东的离婚案件历来备受关注,这些案件不仅涉及巨额的财产分割,更可能引发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进而影响市场走势和投资者信心,A股市场再次上演了多起“天价离婚案”,其中不乏长春高新、科达制造等知名企业的身影,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离婚案的背景、影响及市场反应,揭示其背后的复杂性和市场逻辑。
长春高新:天价离婚案引发市场震动
事件回顾
2024年1月11日晚间,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金磊与王思勉已通过协议方式解除了婚姻关系,并就股份分割事项作出安排,金磊拟将其持有的公司3001.41万股股份(约占公司总股份的7.42%)分割至王思勉名下,以公告当天的收盘价133.41元计算,分割股份价值超过40亿元,成为当年A股第一笔天价离婚案。
市场反应
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长春高新股价低开近5%,随后跌幅扩大,盘中最低跌超8%,截至收盘,公司市值较前一个交易日缩水超35亿元,这一反应表明,市场对于此类离婚案件高度敏感,担心其可能带来的股权变动和公司治理风险。
深入分析
金磊作为长春高新旗下重要子公司金赛药业的创始人,其离婚案件不仅涉及个人财产分割,更可能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深远影响,金赛药业作为全球唯一拥有PEG化长效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制药企业,对长春高新的业绩贡献巨大,金磊的离婚案件不仅引发了市场对长春高新未来发展的担忧,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为了稳定市场,金磊与王思勉在离婚后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并承诺在股份分割完成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减持各自所持有的长春高新股票,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忧,但并未完全消除投资者的疑虑。
科达制造:董事长与前妻平分7亿元股票
事件回顾
同年9月19日,科达制造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边程与关琪因解除婚姻关系进行财产分割,导致边程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减少至2.573%,关琪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增加至2.573%,根据科达制造当时的股价,两人此番分割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约7亿元。
市场反应
与长春高新不同,科达制造在公告发布后股价并未出现大幅波动,这可能与边程和关琪在离婚前已就财产分割事宜达成共识,并采取了相应的稳定措施有关,边程作为科达制造的董事长,其离婚案件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相对较小,也降低了市场的担忧情绪。
深入分析
边程与关琪均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友,两人共同经历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最终携手创办了科达制造,他们的离婚案件虽然涉及巨额财产分割,但并未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为保障公司的稳定经营,关琪自愿将其因财产分割获得的全部股份的表决权等权利委托给边程,这一举措进一步降低了离婚案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冲击。
A股市场的“天价离婚”现象
频发现象
近年来,A股市场实控人、控股股东的离婚案件频发,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至今,A股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的离婚案例至少有33起,而离婚的“分手费”基本都超过亿元,这些案件不仅涉及巨额的财产分割,更可能引发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动和市场的动荡。
财产分割比例
在财产分割上,大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及配偶都会按照1:1至5:1的比例对实控人或双方共同持有的股份进行分割,这种分割方式既体现了公平原则,也符合市场惯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双方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达成更为复杂的分割方案。
市场影响
实控人、控股股东的离婚案件往往会对公司股价产生短期影响,在公布离婚消息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大多会出现下跌,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担心离婚案件可能带来的股权变动和公司治理风险,部分投资者还可能担心实控人或其配偶在离婚后通过减持股份套现获利,从而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监管措施
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的离婚行为,监管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部分想要通过离婚来实现变相减持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监管层已明确做出规定,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减持股份,上市公司实控人、控股股东在离婚后还需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和减持预披露义务等。
离婚案件背后的市场逻辑
股权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