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在经历了连续上涨后的调整阶段后,多位专家和市场分析人士纷纷表示,A股市场有望迎来第二波上涨行情,这一观点基于多重利好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的增强以及上市公司回购潮的涌现,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一观点的背景、依据以及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市场背景与调整原因
自9月24日起,A股市场开启了一波快速上升的行情,10月8日,市场出现了天量成交,当天的日成交量高达3.5万亿,远超2015年5000点时创造的2.3万亿日成交量的历史记录,在获利回吐以及解套盘的抛盘压力之下,市场随后出现了一波快速回调的走势。
市场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前期过快上涨的自然修正:在此前6个交易日,市场从沪指2689点左右上涨到最高超过3600点,上涨幅度接近1000点,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许多个股的上涨幅度甚至超过了30%,获利了结的压力导致市场出现大幅调整。
2、港股、中概股及新加坡富时A50指数下跌:前一个交易日港股、中概股以及新加坡富时A50指数均出现一定程度下跌,影响了A股市场的表现。
3、市场自我修正的需要:任何一轮行情的启动都通常有一定的上涨节奏,上涨较快必然会伴随调整,以完成市场的自我修正。
多重政策利好推动市场上涨
多重政策利好是本轮上涨的诱因,后续预计还将有“一揽子”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包括:
1、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特别是央行创设的两个工具,一方面给证券、基金、保险等机构提供互换便利,首期额度高达5000亿,后续可以视情况推出更多额度;创设了再贷款工具,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再贷款业务,央行将向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2.25%左右,支持上市公司进行回购。
2、上市公司回购潮: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的量激增,根据万得数据,截至10月24日中午,年内已有2180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高达1485.6亿元,与去年同期累计回购金额的627.62亿元相比高出了1.37倍,预计今年全年的回购金额还会进一步上升,甚至有可能达到2000亿。
3、外资流入: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全球资本市场面临重大变局,欧美日股市可能会出现回落,而A股和港股作为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有望迎来大量外资流入,这一点现在已经得到了验证,欧美日股市开始出现明显回落,而A股和港股在大量资金流入的推动下大幅上涨。
市场行情分阶段展开
当前的市场行情可能将分三个阶段展开:
1、牛市的初期:政策带动的大幅反弹,投资者情绪亢奋,成交量放大,市场重心上移,上证指数成功地从2600点左右的低点回到了3000点之上,近期在3300点附近进行反复震荡,蓄势待发。
2、第二阶段:需要观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情况,以及后续会议对未来发行国债的用途和额度的确认,这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并推动第二波行情的到来,预计第二波行情将是一个相对缓慢的上涨过程,有望突破10月8日创造的三千六百多点的高点,形成一个震荡上行的走势。
3、明年:随着政策的落地,我国经济数据预计将出现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望提升,这将催生“业绩牛”,业绩提升加上估值的提升将形成戴维斯双击,促成牛市的走势。
市场估值仍处于低位
从估值角度来看,无论是沪深300还是上证指数,都处于历史低位,虽然已经出现了一波反弹,但仍然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较多,从投资的角度来看,现在仍然是一个布局的良机。
1、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目前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的估值远低于历史平均估值,显示出市场的底部特征。
2、外资流入:预计未来一年外资仍然是以流入为主,而且流入的金额有可能会超预期,这将推动被低估的人民币资产出现估值的修复,包括中国股票、债券以及中概股、港股等都会出现较好的估值修复,带来较强的赚钱效应。
投资者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的市场形势,投资者应采取以下策略:
1、保持理性和稳定的心态:避免短线交易,而应着眼中长期投资,只有通过中长线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