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考研小白(考研报班和不报班有什么区别)

梓渃 百科 2023-12-28 862 0 [db:tag]

考研到底是自学还是报班一直是一个比较受争议的话题,“报班完全是浪费钱”/"靠辅导班一定可以考上" 都是有失偏颇。报不报班,跟自身情况有关。很多同学不太清楚自己是自学还是报班好?如果报班报什么班比较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问题,希望 对考研的同学选择复习方式有个参照~

一、适合自学的特质的同学:

1、首先以需要有强大的自制力,能抵抗备考期间的一切诱惑和每天早起复习的坚持。(说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哪怕冬天外面下着大雪,也要从被窝里准时爬起来。)

2、有好的规划能力,对于自己考研情况非常清楚能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整体和各个科目的复习规划。(考研大纲、考研复习重点、考研时间分配)

3、有强大的执行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一一去完成,每天保质保量的去完成,不偷懒耍滑,欺骗自己;

4.有好的信息收集能力,目标院校信息的收集各类考研最新动态和政策目标院校的保录信息这些必要的资讯都需要去收集整理!

5、能自我激烈坚持到最后,坚持,坚持,坚持!重要的事说三遍,备考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挫折,要能自我激烈坚持到最后。(真的不要放弃~胜者为王)

二、比较适合报班的同学特质:

1、在职党,工作考研需要兼顾的同学,复习时间完全不够的同学,考研从某一方面来说是一场信息战,需要自己去收集各种信息,比如学校专业信息、考试科目真题、科目复习资料、政治时事热点等考试相关资讯。在职党时间本来就不够,还要收集这些信息很费时间,报个班的话,这些资料寻找有人代劳,要节约很多时间。

2、薄弱科目,自己复习了一阵子,效果很差的科目。比如有的同学从高中到大学英语一直是自己短腿科目,且自己复习了一阵子,看不到过线的希望那么可以考虑报个班。

3、跨专业考研,报考学校是985 211。考研是择优录取,跨专业考研比其他本专业考研同学在起点上要吃点亏,加上如果报的是985、211等名校。那真的是大神跟大神的碰撞,稍微差一点就进不去,很可能一不小心就遭遇滑铁卢,变成分母。

4、自制力差的同学。比如有的同学学习起来自制力比较差,一不小心就玩手机。(开黑、刷抖音)

5、考研小白,对考研不熟悉不了解,复习节奏把握不好。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制定计划,至于计划是否合理以及能实施又是另外一回事,考研辅导班的话会制定一套计划,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计划自己做调整,让对方监督你的复习情况。(主要是监督辅导你保证复习进度有序进行)

三、报班利弊

①可以节约收集资料的时间。

(比如学校的报录比、真题、院校分析、考研资讯 这类的时间你是可以节约出来专注复习)

报录比

②有专人的答疑

在考研的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特别是数学跟英语。这个时候如果有 人答疑那么就要好很多。对复习效率有一定的提升。当然在选择辅导班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 是否有答疑?答疑的形式是什么? 答疑的时间是多少?如果这个没问清楚,那么有可能答疑就涂于表面,对自己没有实质的帮助。

雷哥考研答疑-3人一个群,有问题及时解

③有专人监督,提醒自己

考研是一个长期备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松懈,松懈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调整过来。这个时候有人提醒你,督促你自己~

雷哥学管

弊:

①钱。现在市面上的课,辅导班,都不便宜。对于还是学生经济不宽裕的同学来说,对家庭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②选错机构,被机构坑了。没选到合适的,最终可能会既发钱又浪费了时间。

四、自学的利弊

自学的利与弊刚好跟 报班的利弊相反。

大三即将结束了,新手小白如何着手准备考研?

考研前,你必要要端正一个态度:考研不是人生的一次赌博,而是长跑前的热身。很多同学考研前很激动,床头贴着我一定要上**大学,每天学习到深夜,天还没亮就起来了,除了吃饭就是学习。这样的考生大概率是考不上的,因为人生不是拍**,现实是你多大脚就穿多大鞋。

越好的学校复试的占比越大,211、985院校更注重学生的科研底子,复试往往围绕着毕业设计、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方法、英语口语等考核,每年高分被刷的同学不在少数,这就是考研界里所说的“水很深”,原因是老师们喜欢的不是只会考试没有科研潜力的同学。那要怎样正确的择校呢,考研的复习难度是低于高考的,也就是说二本考普通一本,普通一本考211,211考985是大概率能进复试的,且前提是你踏实的复习了(六个月准备时间,每天学习10小时),如果是高考失利的同学我建议你报考实际水平的院校。

复习阶段:自控力差的找一个靠谱研友,自控力强的就独自复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几篇你的专业考研复习经验帖,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快速进入复习状态。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坚持,劳逸结合,心情不好的时候多和亲人密友沟通。考研是先报考后出分,这就意味着存在着几个人争一个名额的情况。这时不代表你实力达到了院校水平就能上,而是超越其他竞争对手。

选择院校时,先收集起来目标院校的去年的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及分数,分析多所院校数据,避免撞车现象。这里有一个规律,专业排名越高的院校竞争最大,院校排名高但专业排名不高的院校竞争相对小。调剂也是一个拼信息的环节,比如你差一点过报考院校复试线或者复试别刷,同水平的院校的调剂信息就非常重要。从开始复习到拿到录取书都要认真对待,相信你一定能金榜题名的。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梓渃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