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能养吗(大学毕业有必要考研吗)

蒙皓 科普 2024-01-15 1010 0 [db:tag]

当然有必要。一些人认为,大学毕业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心满意足了,其实是他们不懂得考研的好处,所以就不知道考研的必要性。

第一,研究生三年的课程,能够磨练你的意志锻炼你的能力,所学的专业向高精尖发展,等你毕业以后,你的起点就高了一大截,这个时候再去找工作,选择的范围和余地都要大得多。

第二,上研究生能和同学导师一起做科研项目,在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能够,积攒更多的人脉,因为都是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对你以后的工作机会提供有很多好处,只要你在研究生阶段表现出良好的人品,以及出色的工作能力,你的导师一定会向好单位推荐你。

第三,上研究生能够很大的提高个人素质及文化修养,能给人提供更高的精神生活,这是一个比大学更高的层次,也就是说,我们上研究生并不是全是为了就业,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学识和灵魂的满足,所以说是非常值得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考研和就业去挂钩,大学毕业也许我们能找到一份工作,但如果有能力考研究生,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上研究生能让我们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考研到底值得吗?

考研真的很烧钱。

一位研究生晒出了读研时期的花销,但由于专业和报考院校不同,只能作为参考,一般专业读研学费每年6000-8000元左右,基本都在万元以下,这对很多家庭而言并不贵,毕竟本科阶段的学费也差不多5000-8000元。

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攀升,“内卷”现象明显,想要争取更好的工作,大学生只能提升自身能力,考研是很多本科生的选择,研究生学历在就业市场更吃香,找工作时具备一定学历优势。

如今培养一名研究生越来越常见,本科生逐渐“白菜化”,考研上岸不仅是考生的目标,也是家长期待,家中有一名研究生,也是对家长教育能力的认可,研究生考试难度大、竞争激烈,顺利上岸的考生只是少数,也凸显了研究深的珍贵之处。

很多考生准备了好几年,经过二战、三战方才上岸,考生和家长开心不已,但当考虑到读研费用时,普通家庭的父母有些沉默。

研上岸不止要考虑学生能力,也要考虑家庭能力,研究生上岸后的学费和住宿费等支出,让不少家庭难以承担,初中以后不再是义务教育,每个阶段都需要家长承担学习费用,学生在升学时不能忽略家庭因素。

不值得考研可以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如果你问是否可以改变命运,答案是可以,只是改变的程度不一样。“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考研是非名校学生缩短和名校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很多人通过考研实现了华丽的转变,找到了更好的工作,遇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一般来说本科越是普通的学校,读研后和原本自己学校同样层次的学生对比起来发展更好。

如果你觉得读研改变不了命运,你想想你现在投的企业有多少你本科的时候连想都不敢想的?有多少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的?你周围本科非211的真的都找不到名企?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获得更高的学历,在某个专业领域深挖深耕,培养自身的能力,这很励志很上进,这样的考研值得点赞。但也不能否认,有的人考研的初衷并不像前面说的那么正能量,而是把考研作为延缓就业的权宜之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也是逐年在扩招,这造成了毕业生供过于求的求职局面,毕业生面临的职场竞争加剧。于是就有的人退而求其次考研去了,以此逃避就业压力,这样的心态真的不敢苟同,也许就就是所谓的中国“巨婴”。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此类心态的出现,其实反映出我们在我们在人才培养、就业招聘、价值认识等方面的偏差!

可能不少人有同感,现在的高校课程设置是偏离了社会需求的,高校院系设置的“千校一面”、育人模式的“千人一面”,让“大学培养的人”与“社会需要的人”有所脱节。读完大学下来,感觉只学到了基础!自然一些能力欠缺的毕业生找工作时就会受挫!自然地就会把目光转向考研。

毕业生好高骛远,不愿意从基层岗位干起,不愿意到偏远农村等地方工作,自然还是考虑考研。

社会招聘中,许多明明不需要研究型人才的岗位也偏偏要加上一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标准,“不看能力看学历”的招聘倾向,让很多人不得不加入“考研大军”。

如果是为了考研而考研,那真的是没有必要的。一定要认真想清楚考研到底为了什么!而不是瞎搞。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

蒙皓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